|
黔酒诗话文|龚 勇 有人说:诗抒情,酒抒怀,诗酒结缘千古来。酒与诗,是物质和精神的完美结合,酒助诗性,诗借酒威,二者相得益彰。人们常常把诗酒并列,历来就有“诗酒文人”“诗酒风流”等说法,甚至有“无酒不成诗”之说。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涉及到酒的就达50首之多。《诗经·宾之初筵》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详细描写饮酒场面的诗,诗中“宾之初筵,温其恭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仙仙,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曰既醉止,威仪??兀窃患茸恚恢渲取钡仁洌压笞迕且频某∶婧妥碇星樘杌娴檬稚貉缁嶂酰蠹冶舜死袢茫缘帽虮蛴欣瘛>谱碇笠桓龈鲈伪下叮裉俪觯恢丈趺恕?/span> 酒与诗,总有道不完的话题,写不尽的轶事。我国历代诗人,几乎没有不喝酒、不好酒的。借酒吟诗,借聚饮言谈唱和之机迸发诗兴,以便写出瑰丽壮美的诗篇,乃是古往今来几乎所有诗人无不饮酒的真正用意。清初出生于贵阳花溪的诗人周渔璜,历来好酒豪饮,年少时就喜欢聚饮。凡年节宴客,常备以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宾朋。后因“嗽上气疾”,虽不似年轻时之暴饮,然每餐饮酒仍不下半斤。周渔璜才华横溢,其诗造诣很深,成就很高,晚清“西南巨儒”郑珍认为他是继承盛览之后,堪与苏东坡、陆游媲美的诗人。他在瞻仰周渔璜的遗像后称赞说:“诗当康熙,如日正中。起问汉大,惟渔璜公。桐埜一篇,眉山放翁。经纬宫商,继盛长通。”当代美术大师刘海粟在《诗人周渔璜小传》中也称他为“黔中诗帅”,认为他的才气或在郑珍、莫友芝、黎庶昌三人之上。 郑珍、莫友芝、黎庶昌是遵义“沙滩文化”的代表,被称为“沙滩三杰”。他们三人关系甚密,既是酒朋诗侣又是姻亲世交。黄万机等著《贵州历史文化名人》说:他们“或泛舟乐安江,或游览禹门寺,或临流垂钓,或登高远眺。每当酒酣兴浓,即挥笔赋诗,长啸放歌,或绝壁题字,镌刻摩崖。文采风流,极一时之盛。”郑珍从小就好饮,也喜欢独自一人在山林、月下、花间饮酒“倾玉壶”。有时喝醉了,竟连回去的路也找不着了。据粗略统计,郑珍现存诗词约有912首,其中提到酒的就有155首。如《重醉湘山寺歌》云: 谈经讲学仅写意,不及饮酒终日醉。 醉生醉熟总可怜,心中了了无一事。 出生于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的贵阳人、著名文学艺术家姚华,是一位“有歌必须听,有酒必强醉”的爱酒之士,他的《丙午暑中自日本假归》一诗有云:“酒后不知身作客,晚风吹面始惊沙。”姚华五十诞辰时,梁启超为他作了一首《祝寿诗》,诗云: 昨日买画钱,况够供一醉。 相携香满园,大嚼不为泰。 足见姚华好酒程度之深。 酒与诗,就像酒曲与酒一样,酒成了诗的酵母菌与发酵剂,诗也使酒由一种物质状态转化为精神状态。酒不仅给了诗人们物质和精神的美好享受,也激发了他们创作的灵感,造就了无数讴歌美酒的名篇佳作,大大丰富了我国酒文化的内涵,为我国的酒文化谱下了光辉的篇章。作为“国酒之乡”的贵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就是美酒的故乡。这里地处中国西南的云贵之巅,上接天之光,下承地之气,其山之美,有如身临仙境;其水之秀,有如面照明镜;其地之博,有如海纳百川!得天独厚之景,孕育了千年醉人的芳香。黔地之美酒,多如恒河沙数,不胜枚举。而懂得品酒之人,莫过于有识之士。古往今来,多少骚人墨客、文人雅士,为黔酒之香所倾倒。所谓“酒品如人,酒风如文”,他们或为之饮咏,或为之歌赋,咏诵黔酒之诗,同样如泉似河,浩如烟海,为中华酒文化增添了华彩的篇章! 唐宋之际,贵州已是名符其实的名酒之乡,民间“婚姻之礼,以牛酒为聘”,酿酒蔚然成风。据清代张澍《续黔书》卷二《李白至夜郎碑考》称,贵州桐梓驿西有李白“故宅旧井”,据说“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在此咏《清流蚁酒酷初绿》诗,“李白听莺处”也有《倚酒聊歌菩萨蛮》碑诗。至今,在今贵州桐梓县境内,还有许多与李白流放夜郎有关的文化遗存,如太白桥、太白泉、太白听莺处、太白故宅、太白望月台、太白寺等等。李白流放夜郎期间,创作的诗歌多达30余首,每一首都散发出浓浓的夜郎情节,如《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挂青天月; 不知旧行径,初拳几枝蕨。 三载夜郎还,于兹练金骨。 《南流夜郎寄内》: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绝妙佳作,想必多是有着“酒仙”之美号的诗人饱饮黔北酒乡美酒之后的情感释怀。唯一遗憾的是,由于文献的缺乏,我们已无从获知李白当年所饮酒的名称。 盛唐时期,流行于贵州彝族、仡佬族、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民间的咂酒,盛行于贵州全境,并随唐宋时期一部分苗族的西迁而传至云南。各民族饮用咂酒的习俗,其风趣引人入胜,备受赞咏。明代文学家杨慎曾赋诗赞曰: 酝入烟霞品,功随曲孽高。 秋筐收橡粟,春瓮发蒲桃。 旅集三更兴,宾酬百拜劳, 苦无多酌我,一吸已陶陶。 明代是贵州酿酒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当时,贵州的酒类品种极为丰盛,蒸馏酒、黄酒、果酒以及配制酒等都有较大产量。据说一代哲人大师王阳明被谪贬到贵州担任龙场驿(今贵阳市修文县一带)驿使时,就是饮着当地百姓自酿的佳酿,潜心悟道于修文龙岗山,创立了“知行合一”学说。王阳明一生爱酒,在其诗作中多有体现,如《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中“卷帙漫堆列,樽壶动光彩”等诗句,就足见其与酒结缘之深。当时在贵州民间,黄酒仍是倍受推崇的酒类之一,贵州人通称为“春酒”。明万历年间帅机出任贵州思南知府时,著名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就为其写下了《春酒篇寄帅思南》一诗,诗中便有“黔中徼外若椒兰,何如汉暑老祠官。……眼中人物怅春杯,定解春池倒载回。况复南中多酝法,无事东朝给酒媒”等诗句。明人谢三秀在贵州时也写下了《城南江亭学使壁哉韩公邀同参知大函》一诗,诗中也有“空亭留讌言,山床压春酒”的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