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礼盛宴︱仁怀市酱香文化月斗酒礼文艺汇演震撼上演▲醉泉祖孙三代酿酒人与舞蹈《醉》演员在舞台上 文︱山野村夫 为了充分挖掘和宣传推广仁怀酱香酒文化,提升仁怀白酒品牌文化价值,迎接贵州省第十一届旅游发展大会的胜利召开,由中共仁怀市委、市人民政府指导,仁怀市旅游局、仁怀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仁怀市酒业发展服务中心、仁怀市酒业协会等共同承办的“仁怀市酱香文化月”系列活动自2015年10月21日启动以来,已相继举行了“茅台古镇祭水大典”“中国酒都百年酱香评酒会”“国酒城·天天酒博汇开街典礼”等一系列推广活动,对传播中国酱香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的2016年即将到来之际,2015年12月30日,在“中国酒都”仁怀市的会展中心,一场旨在传播中华传统酒礼的文化盛宴——“仁怀市酱香文化月”系列活动之“斗酒礼文艺汇演”,在一段美轮美奂的古代宫廷舞蹈中,徐徐拉开帷幕。茅台酒厂、国台酒业、醉泉酒业集团、五星酒厂、钓鱼台酒业等15家仁怀规模白酒企业,均组织了诠释自身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的酒礼文艺节目参演,争相斗艳。中共仁怀市委宣传部部长冉世勇,仁怀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谢小滔、魏琴等相关领导,亲临活动现场,参观了整个表演活动。 “无酒不成礼,有酒方觉隆。”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食礼之国。崇礼尚酒,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尚。远在上古时期,酒与礼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有云:“酒为尊者饮”。从人们发现酒的那天起,酒便是先人们用来祭祀祖先和敬献给长者的不可或缺之物。古时尊老、养老,最重要的就是敬之以酒。据史料记载,自商周以来,凡婚丧嫁娶、寿诞、升迁、离别、重逢、节日、飨客或亲友往来等等一切祭祀庆典和民俗礼仪,无不以酒为贵,酒乃必备之物,可谓是“百礼之会,非酒不行。” 贵州自古就是美酒的故乡,更是饮者的乐土,饮酒之风历经千载而不衰。自商末周初以来,贵州民间习尚家庭自酿自饮的习俗,产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酒礼酒俗活动。酒在贵州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社交等方面,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独特文化。由于地理位置的边缘性和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的薄弱性,世居贵州境内的各族人民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一个文化环境相对封闭的状态,因而保留和沿袭了较为纯粹的民族传统与习俗。在今天的贵州各族人民中,依然保留着许多古代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传统习俗与文化艺术,以酒形成的礼法习俗自不例外。酒对贵州各族人民来说,并不仅仅只是一种口腹乐,它更多是一种礼仪、一种文化的承载符号。所谓“非酒无以成礼,非酒无以合欢”,贵州各兄弟民族同胞与酒结下的深厚情结,不仅展示着他们对酒的钟爱,更展示着他们的善良与纯朴、热情与豪迈。人们以酒待客,以酒为聘,以酒祭祀,以酒为乐,每逢佳节喜庆必开怀畅饮,载歌载舞,借酒抒怀,以舞表意,以歌传情,欢喜若狂。 黔岭之北的大娄山麓,磅礴奇秀,赤水河神秘蜿蜒。在大娄山脉的西段北侧,就是国酒茅台的故乡、中国酱香型白酒的发源地和唯一优质酱香基酒产地——茅台镇。这里的苍山碧水、四季温润如春的气候和日月,造化了一个他地难以匹敌的酿造仙境——茅台河谷,成就了一个大景天成的酿酒神话。“仁怀市酱香文化月斗酒礼文艺汇演”,正是茅台酱香酒文化与贵州各民族传统酒礼相融合的一种彰显。地处茅台仁溪沟的醉泉酒业集团组织参演的舞蹈《醉》,步态轻盈,仪态万千,不仅诠释了酱香酒文化的神韵,更蕴含了醉泉酿酒人所追求的酱香型白酒产品品质的人文精神价值。 不说了,请欣赏舞蹈《醉》的现场表演图集,我也是“醉”了!
作 者 赘 言 山野村夫:无官布衣,本名龚勇,笔名月影,自号黔中独酌。企业文化、品牌文化资深策划人,茶酒文化爱好者,贵州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贵州醉泉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76年生于中国西南乌蒙山腹地的贵州毕节山野,夜郎文化发祥地的嘉山秀水滋养了纯粹与豪迈的山野之魂,山地的成长经历锻造了刚毅与执着的秉性,父母的勤劳善良培育了诚实与质朴的做人风格。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别样的人生轨迹,只身漂泊于贵州省城贵阳,颠沛中逐渐从一个理想主义者蜕变为自由主义者。财务科班出身却移情别恋于文字,喜欢孤灯只影享受时间的自由和独处思考的宁静,装模作样的以自由撰稿人身份自居。仰慕一代哲人大师王阳明“格物致知、为善去恶”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智慧,笃信道家“以道为体、以德为用”的自然哲学,信奉“以诚待人、用心做事”的人生价值观。虽不善饮酒,却崇尚先贤举杯邀月、对月独酌的惟妙境界。多年来一直醉心于酒文化的研究,在诸多领域取得了颇为独到的建树,发表文章多篇,策划并执笔主编了贵州第一部酒文化典籍——《贵州酒典》,现为贵州省第二轮地方志之《贵州省特色志·酒业卷》的主要纂修人之一。 |